技术标签: c语言输出方框□怎么回事 printf打印数字 c语言降负数转为正 printf 打印地址 printf打印二进制 printf打印地址
C语言中,在需要用到16进制数据的时候,可以通过printf
函数的%x
格式打印数据的16进制形式。在某些位标记、位操作的场合,需要用到2进制格式的数据,但printf
函数不能输出2进制格式,虽然可以通过使用itoa
或_itoa
的方法转为2进制的字符串打印,但显示的长度是不固定的,无法显示有效数位前面的0。
例如:现在需要打印数字258的2进制格式,且需要将32位全部显示出来,即想要得到结果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00000010
,而使用_itoa
的方法和打印结果为:
int a = 258;
char s[32];
_itoa(a, s, 2);
printf("a --> %sn", s);
a --> 100000010
不是我们想要的格式!
那要怎么办呢?自己写个小程序吧,思路如下:
首先弄清楚数据在计算机中是如何存储的,对应int型数字,在32或64位计算机中都占4个字节,而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是以字节(Byte)为单位,1个字节包含8个位(bit),例如,数字258的16进制形式为0x00000102
,2进制形式为: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00000010
,其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存储方式如图所示:
右侧的16进制数是内存的地址,向上递增,方框里的二进制数是内存单元实际存储的字节内存,我们可以通过程序测试验证一下,因为unsigned char或char类型在系统是占用一个字节,因此可以定义该变量的指针,分别指向int的4个字节,打印其内存地址和实际存储的内存进行验证,代码如下:
int a = 258;
//使用unsigned char来验证int的每一个字节
unsigned char *p1 = (unsigned char*)&a; //获取a的首地址
unsigned char *p2 = (unsigned char*)&a+1; //获取a的首地址的后一个字节地址
unsigned char *p3 = (unsigned char*)&a+2; //获取a的首地址的后两个字节地址
unsigned char *p4 = (unsigned char*)&a+3; //获取a的首地址的后三个字节地址
printf("[a] p1:%x, %drn", p1, *p1); //打印p1的地址与存储的字节内容
printf("[a] p2:%x, %drn", p2, *p2); //打印p2的地址与存储的字节内容
printf("[a] p3:%x, %drn", p3, *p3); //打印p3的地址与存储的字节内容
printf("[a] p4:%x, %drn", p4, *p4); //打印p4的地址与存储的字节内容
运行结果:
[a] p1:5216f804, 2
[a] p2:5216f805, 1
[a] p3:5216f806, 0
[a] p4:5216f807, 0
可以看出,随着地址的增加,存储的内存依次是2、1、0、0,对应数字258的从底到高的4个字节的值,另外每次运行程序,变量a的地址是自动分配的,所以每次的输出与上面示意图的地址是不同的,但都是4个连续增加的地址值。
另外补充一下,这是一种小端字节序的存储方法,即将一个数据的低字节存储在内存的低地址,或理解为先存储数据的低字节。与之对应的是大端字节序存储方式,即先存储数据的高位字节,类似与我们书写数字时从左到右先写高位数字一样。由于计算机先处理地位字节的效率比较高,因此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处理均采用小端字节序,而为了方便人的阅读,除了计算机内部处理,其它场合是采用大端字节序的。可通过下面的示意图助记:
另外,需要区分一点,无论大端还小端字节序,在一个字节的内部的8位2进制数,都是按照人类的习惯从左到右存放,如00000010
在字节中也是按照这样存储的,不需要反过来。
分析了这么多,可以编写代码来输出一个数字的2进制格式形式了。具体的代码实现:
void printf_bin(int num)
{
int i, j, k;
unsigned char *p = (unsigned char*)&num + 3;//p先指向num后面第3个字节的地址,即num的最高位字节地址
for (i = 0; i < 4; i++) //依次处理4个字节(32位)
{
j = *(p - i); //取每个字节的首地址,从高位字节到低位字节,即p p-1 p-2 p-3地址处
for (int k = 7; k >= 0; k--) //处理每个字节的8个位,注意字节内部的二进制数是按照人的习惯存储!
{
if (j & (1 << k))//1左移k位,与单前的字节内容j进行或运算,如k=7时,00000000&10000000=0 ->该字节的最高位为0
printf("1");
else
printf("0");
}
printf(" ");//每8位加个空格,方便查看
}
printf("rn");
}
数字258的实际运行效果: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00000010
对应unsigned char型的数字,如果只需要显示8位2进制数,可以对上述小程序简化:
void printf_bin_8(unsigned char num)
{
int k;
unsigned char *p = (unsigned char*)#
for (int k = 7; k >= 0; k--) //处理8个位
{
if (*p & (1 << k))
printf("1");
else
printf("0");
}
printf("rn");
}
数字12的运行效果
00001100
上面测试的都是正数,当然,对于负数,也是可以显示的,因为负数在计算机中是以对应正数的补码来存储的,因而显示的2进制数也是补码形式,这里顺便再复习一下补码:
对于负数-9,对应的正数位9,9的原码,反码,补码如下:
这里只画出8位示意,int型数字实际是占32位,对应的高位全是0或1。
使用程序测试一下-9的2进制格式输出: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0111
可以正确显示。
下面是整个本文的整个测试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void printf_bin(int num)
{
int i, j, k;
unsigned char *p = (unsigned char*)&num + 3;
for (i = 0; i < 4; i++) //处理4个字节(32位)
{
j = *(p - i); //取每个字节的首地址
for (int k = 7; k >= 0; k--) //处理每个字节的8个位
{
if (j & (1 << k))
printf("1");
else
printf("0");
}
printf(" ");
}
printf("rn");
}
void printf_bin_8(unsigned char num)
{
int k;
unsigned char *p = (unsigned char*)#
for (int k = 7; k >= 0; k--) //处理8个位
{
if (*p & (1 << k))
printf("1");
else
printf("0");
}
printf("rn");
}
int main()
{
int a = 258;
int b = -9;
printf("定义int a=%d, int b=%drn", a, b);
//使用unsigned char来验证int的每一个字节
unsigned char *p1 = (unsigned char*)&a; //获取a的首地址
unsigned char *p2 = (unsigned char*)&a+1;//获取a的首地址的后一个字节地址
unsigned char *p3 = (unsigned char*)&a+2;//获取a的首地址的后两个字节地址
unsigned char *p4 = (unsigned char*)&a+3;//获取a的首地址的后三个字节地址
printf("rn查看a的每个字节的地址与内容:rn");
printf("[a] p1:%x, %drn", p1, *p1);//打印p1的地址与存储的字节内容
printf("[a] p2:%x, %drn", p2, *p2);//打印p2的地址与存储的字节内容
printf("[a] p3:%x, %drn", p3, *p3);//打印p3的地址与存储的字节内容
printf("[a] p4:%x, %drn", p4, *p4);//打印p4的地址与存储的字节内容
p1 = (unsigned char*)&b;
p2 = (unsigned char*)&b + 1;
p3 = (unsigned char*)&b + 2;
p4 = (unsigned char*)&b + 3;
printf("rn查看b的每个字节的地址与内容:rn");
printf("[b] p1:%x, %drn", p1, *p1);
printf("[b] p2:%x, %drn", p2, *p2);
printf("[b] p3:%x, %drn", p3, *p3);
printf("[b] p4:%x, %drn", p4, *p4);
//自己的方法1
printf("rna的2进制格式(显示32位):rn");
printf_bin(a);
printf("rnb的2进制格式(显示32位):rn");
printf_bin(b);
//自己的方法2
unsigned char c = 12;
printf("rn定义unsigned char c=%drn", c);
printf("c的2进制格式(显示8位):rn");
printf_bin_8(c);
//调用函数的方法
printf("rn使用_itoa函数显示2进制格式rn");
char s[32];
_itoa(a, s, 2);
printf("a --> %sn", s);
_itoa(b, s, 2);
printf("b --> %sn", s);
_itoa(c, s, 2);
printf("c --> %sn", s);
getchar();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定义int a=258, int b=-9
查看a的每个字节的地址与内容:
[a] p1:a739f4d4, 2
[a] p2:a739f4d5, 1
[a] p3:a739f4d6, 0
[a] p4:a739f4d7, 0
查看b的每个字节的地址与内容:
[b] p1:a739f4f4, 247
[b] p2:a739f4f5, 255
[b] p3:a739f4f6, 255
[b] p4:a739f4f7, 255
a的2进制格式(显示32位):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00000010
b的2进制格式(显示32位):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0111
定义unsigned char c=12
c的2进制格式(显示8位):
00001100
使用_itoa函数显示2进制格式
a --> 100000010
b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111
c --> 1100
中文名:C语言程序设计:现代方法 中文高清PDF下载原名:C Programming: A Modern Approach别名:C语言,程序设计,现代方法作者:King.K.N.译者:吕秀锋资源格式:PDF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书号:9787115167071发行时间:2007年地区:大陆语言:简体中文简介:内容简介时至今日,c语言仍然是计算机领域的通用语言之一,但今天的c语言已经和最初的时候大不...
这里说的是数据库的表中的纯数据的导出和导入,并不是整个数据库的备份。生成的不是dmp文件,而是dat文件。网上有很多资料介绍用exp和imp来生成dmp文件进行数据库的备份,dmp文件不仅包含表的数据,还包含数据库的信息、建表、索引等信息。dat文件纯粹只是数据库表中的数据的文本文件,用于数据的备份和迁移。 至于用exp和imp的方式能不能实现这里所说的纯数据的备份,没有尝试过,下面把我用过的
习题6-5 使用函数验证哥德巴赫猜想(C语言实现)#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int prime( int p );void Goldbach( int n );int main(){ int m, n, i, cnt; scanf("%d %d", &m, &n); if ...
核心内容提示:楼主以一个面试官的身份,解读面试人员会问什么问题,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应答。希望能给找工作的各位同学一点提示与帮助。PS. 文章写得稍微有点长,关键的地方我都已用颜色标记出来。希望这篇文章长则长了,不要臭啊。================================================首先还是自我介绍一下,楼主从毕业到现
最近一直在帮忙客户找程序方面的问题。当确定不是程序上的问题后,痛苦的过程就开始了:帮助客户修复计算错误的数据,也叫Data Fix。我们的ERP系统有1000多个表,有100个基础数据表,比如物料表,物料清单,工作单,销售单,采购单,这里包含表头(Header)和表明细(Detail),再加上100多个数据关联表,比如工作单与销售单的关联,工作单与物料进出,物料进出与仓库日记帐,仓库日记帐进而产生
细心的朋友会注意到,当你在linux下频繁存取文件后,物理内存会很快被用光,当程序结束后,内存不会被正常释放,而是一直作为caching.这个问题,貌似有不少人在问,不过都没有看到有什么很好解决的办法.那么我来谈谈这个问题.先来说说free命令[[email protected]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
探索中。。1 https://bbs.csdn.net/topics/390848708 https://www.cnblogs.com/chinese-zmm/archive/2010/10/10/1847275.html搜索QT visio: http://www.pudn.com/Download/item/id/1781422.html
三层漫游数据包的过程(隧道转发模式下)漫游前数据包的走向1、STA发送数据报文给HAP2、HAP通过CAPWAP隧道把报文发送给HAC3、HAC收到以后把业务报文送给上层设备处理转发漫游后数据包的走向1、STA发送数据报文给FAP2、FAP通过CAPWAP隧道把报文发送给FAC3、FAC通过AC间的隧道把报文发送给HAC4、HAC把报文送往上层设备处理转发可以看到其实数据包最终还是由原来的AC处理,而FAC只是做了个代理通过AC之间的隧道来把数据包交给AC。三层漫游数.
pom文件导入依赖: <properties> <poi.version>3.17</poi.version> </propert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poi</gro...
http://blog.csdn.net/zhangzhangjiji/article/details/7563579 CCIR656 2010-04-22 14:47:27| 分类:高清&智能&音/视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ITU-R BT 601(CCIR601旧称):16位数据传输;21芯;Y、U、V信号同时传输。 ITU-R
查看iptables状态-重启iptables 所在目录 /etc/sysconfig/iptablesservice iptables status 查看iptables状态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iptables服务重启service iptables stop iptables服务禁用启动iptablesmodprobeip_tables关闭iptables(关闭命...
这是一篇对平时频繁用到的 String 类的整理笔记,本文篇幅较长,干货很多,敬请耐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