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R15和R16当中的SRS是不一样的,本文章发布于3GPP R16版本发布之前。在R16当中,由于需要把SRS用于UL positioning,所以对SRS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后续会更新SRS(R16)。
对于SRS序列生成,其延续了LTE中采用的ZC序列,具体公式如下:
NR中网络可以为终端配置一个或多个SRS资源集,多个资源集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上下行多天线预编码,也有可能是为了上下行波束管理。一个SRS资源集内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SRS资源,每个SRS资源占用的时频域资源为:
SRS具有两种不同的梳状结构——comb2和comb4。
一个SRS资源可以有1、2或4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占用相同的SRS资源,通过ZC序列的正交性相互区分。多个UE的SRS在一个slot内可以是TDM,也可以通过梳状结构FDM。
SRS序列资源映射公式如下所示:
序列长度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NR中有两种不同的梳状映射方式:comb2为隔一个载波映射一个RE,comb4为隔三个载波映射一个RE,式中K为2或4,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梳状映射方式,式中m为SRS占用的RB数量,由参数b-SRS和c-SRS指示,b-SRS指示下表Bsrs,c-SRS指示下表Csrs,从而共同决定SRS的带宽。
上表提供的参数也会用于频域起始位置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我们先把它叫做公式SP:Start Position)
公式SP可以分为两部分:
对于上述SP公式的A部分,通过下式计算
该A部分的计算公式再次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
对于上述SP公式的B部分,就是实现了跳频以及不跳频的情况下计算SRS频域起始位置的功能
上式括号内nSRS表示的是SRS的发送次数,计算方式如下,分为非周期和周期/半持续两种方式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假如参数配置情况如下(截取上面配置表格的部分,图中高亮部分表示参数此时指示的具体配置):
则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得到SRS的起始频域位置图示如下:
从左到右的4列依次为b=0、1、2、3的情况。nRRC的取值决定了所选的SRS子带频域起始位置。nRRC=0,则所选的SRS为图中红色字体决定的SRS,则频域位置索引的取值可以确定为nb={n0 n1 n2 n3}={0 0 0 0},即频域起始位置为SRS总带宽的最低点。若是跳频开启,则nb的大小和SRS传输次数nSRS有关,代入上面nb计算公式可得:
以前8次传输为例,即传输次数分别为{0 1 2 3 4 5 6 7}时,8次传输的Fb分别如下:
F1{0 1 2 3 4 5 6 7}={0 1 0 1 0 1 0 1};
F2{0 1 2 3 4 5 6 7}={0 0 1 1 0 0 1 1};
F3{0 1 2 3 4 5 6 7}={0 0 0 0 1 1 1 1};
所以对于第{0 1 2 3 4 5 6 7}次传输,nb={n0 n1 n2 n3}分别等于:
{0 0 0 0};{0 1 0 0};{0 0 1 0};{0 1 1 0};{0 0 0 1};{0 1 0 1};{0 0 1 1};{0 1 1 1}
再将nb的取值代入上面计算SRS频域位置的SP公式可得前8次传输的SRS频域位置分别为:
如果一个slot内SRS占用4个符号,且repetition factor R=1,则两个slot可将全部SRS带宽hopping完。如果配置的Bsrs=2,则hopping的方式如下所示,则在一个slot内的4个符号上就可以将全部带宽hopping完。
假如SRS占一个slot的最后4个符号,则跳频方式如下图所示
SRS hopping通过参数freqhopping来指示,repetition factor R用于指示不hopping的符号的repetition,Ns表示SRS所占的符号的数量。所以hopping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SRS的时域发送方式有三种:周期、半持续和非周期。
对于周期/半持续SRS,周期以slot为单位,通过周期和offset的指示,确定SRS所在slot,公式如下:
如果UE配置的是半持续SRS传输,且UE未收到停止命令,则当该BWP激活时,半持续SRS也激活。同一个set内的SRS不应配置为不同的时域模式,set和其内的SRS也不应配置为不同的时域模式。
对于非周期,SRS request指示SRS方式如下:
背景在做一个区块链项目时,区块链底层平台采用PBFT共识,没有配置块的概念,fabric有配置块约定链的权限。当删除一个节点时由于证书还没有吊销,被删除节点还可以自己启动加入区块链网络,这里实现证书吊销十分有必要。x509证书吊销什么是证书吊销证书吊销列表 (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 ,简称: CRL) 是 PKI 系统中的一个结构化数据文件,该文件包含了证书...
https://www.cnblogs.com/findumars/p/5706010.html出现如下的错误:不能为虚拟电脑 ubuntu160403 打开一个新任务. Parent UUID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of the medium 'C:\也就是UUID不匹配了,怎么办?现在分析下情况:一般情况下,都能进入安全紧急模式,也就是无界面的系统在无界面系统之下,修改/etc/fstab文件,将虚拟硬盘的挂载去掉。...
2020年9月10日 周四 天气晴 【不悲叹过去,不荒废现在,不惧怕未来】题外话:今天是教师节,祝天下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本文目录在使用STL中很多涉及比较的函数(比如:sort、priority_queue、map、set)的时候,我们都可以自定义比较函数,具体来说大致有下面几种方法:对一个自定义的 struct 重写它的 operator < 方法定义一个 cmp 函数定义一个 cmp 结构体对象lambda表达式...
对于非方矩阵而言,其逆矩阵没有定义。假设在下面的问题中,我们希望通过矩阵AA的左逆BB来求解线性方程, Ax=yAx=y 等式两边左乘左逆B后,我们得到 x=Byx=By 取决于问题的形式,我们可能无法设计一个唯一的映射将AA映射到BB。 如果矩阵AA的行数大于列数,那么上述方程可能没有解。如果矩阵AA的行数小于列数,那么上述矩阵可能有多个解。
underscore中template的用法混淆可以传对象 data 作为第二个参数给模板 template 来直接呈现, 这样页面会立即呈现而不是返回一个模板函数.```var T = $('#T').html();b.html(_.template(T, res.result))```当你要给模板函数赋值的时候,可以传递一个含有与模板对应属性的data对象 。```template: {
1、多层感知机多层感知机就是在单层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或者若干个隐藏层的神经网络。其中隐藏层位于输入层和输出层之间;如下图所示:从上述多层感知机中可以看出,输入和输出个数分别包含4和3,然后对应的隐藏层个数为5;隐藏层中的神经元和输入层中各个输入完全连接,输出层中的神经元和隐藏层中的各个神经元也完全连接。因此,多层感知机中的隐藏层和输出层都是全连接层。2、激活函数...
awk中添加条件判断一般
[最新答案V0.4版]微软等数据结构+算法面试100题[第41-60题答案]作者July、Csdn网友二零一一年一月四日------------------------------------------------想说的第一句话是,终于更新了。整理此面试100题的答案毕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无论如何,我至始至终坚持下来了。ok,长话短说,此微...
目录堆的核心概述堆的内存细分堆的大小设置年轻代和老年代对象分配过程浅谈Minor GC/Young GC、Major GC、Full GC堆空间分代思想内存分配策略堆的核心概述一个JVM实例只存在一个堆内存, 堆也是Java内存 管理的核心区域。Java堆区在JVM启动的时候即被创建,其空间大小也就确定了。是JVM管理的最大一块内存空间。➢堆内存的大小是可以调节的。《Java虚拟机规范》规定,堆可以处于物理上不连续的内存空间中,但在逻辑上它应该被视为连续的。所有的线程共享Java堆,在这里还可
# 2017-2018-1 学号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1周学习总结[博客目录]教材学习内容总结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漫游第七章:链接教材每章提问汇总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本周结对学习情况结对学习博客结对学习图片结对学习内容代码托管感悟学习进度条教材学习内容总结本周学习的主要为教材中的第一章和第七章:第一章主要内容:...
import com.itextpdf.awt.geom.Rectangle2D.Float;import com.itextpdf.text.pdf.PdfDictionary;import com.itextpdf.text.pdf.PdfName;import com.itextpdf.text.pdf.PdfReader;import com.itextpdf.text.pdf.p...
简介随着5G时代的来临,21年的SA在国内的全范围商用,现阶段人们对于5G的必要性认识还不足。主要是目前人们用的5G 主要集中在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即增强型移动带宽的阶段,而大数据业务如在线直播、高清视频等在4G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支持,所以带宽的继续增大对于用户体验的边际效应递减。5G所带来的真正改善并不仅仅是在于大带宽,而在于5G提供了在同一张物理5G网络的情况下,同时能够提供eMBB,URLLC(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