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知乎里面对行业,公司的看法都比较冷静客观,也尝试从以下几个小关键词来看腾讯的核心竞争力,仅供参考。
1、QQ以及用户体验
@Andy Pan大致上谈了腾讯业务扩展中QQ的关系,所以我这边的视角从产品层面解开。
创意来自ICQ,体验更符合国人。很多人说QQ山寨ICQ,其实从IM产品的用户视角来看,第一版的QQ确实跟ICQ差异不大。但是假设每个版本都模仿ICQ,那么腾讯也就不复存在了。至少目前在欧美市场,MSN和ICQ的份额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以微博为例,也有人骂新浪,腾讯微博抄袭Twitter的,但抛开产品和业界,回到普通用户的视角,现在新浪微博的体验,功能跟Twitter相比,谁更符合用户体验?很多击中用户痛点,让普通用户们“爽”的产品是新浪做的。
早期QQ的快速版本迭代,bug修复,关系链的存储,Q群这种泛社群概念产品的推出,到后面的视频,语音,确实集中了用户需求。而同类型的竞争产品,没熬得住0收入的压力,于是就只剩下腾讯了。认识一个当年做IM的哥们,当年就是钱烧光了,也想不出怎么挣钱,于是放弃掉。
如果把QQ当作是在线生活的入口,可能更符合一个美好产品的理想状态,后续的业务其实也是跟随这这个理念而产生,但也因为这样,衍生的业务会被人骂抄袭骂得更厉害。
以邮箱为例,是的,通过IM捆绑能拉动用户。但本质上邮箱是把很多细致的用户场景和需求点覆盖了。完全web化的邮箱体验,一站式的多邮箱内容管理,邮件跟IM同步快速触达等等,这里面有IM的优势,至少我更欣赏内在逻辑和对用户场景的细致把握。然后有了微信,其实跟邮箱的理念确实一致:跨平台信息的管理入口 ,一个是更偏向业务的长信息,一个是基于个人的信息集合。
你说是不是山寨了ICQ,至少我个人认为是的,但它现在跟ICQ完全不同。那么是不是比ICQ好用,我想大部分普通用户会说是的。
2、加班,内在驱动以及其他
每次加班超过晚上10点,打车都变得很痛苦:队伍太长,人太多。一方面是加班打车的报销政策,但更大程度上确实业务层面承担并且消化了很多业务压力,需要加班。
加班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也不会以加班为荣。相信没人喜欢加班,加班会挤压生活时间。不过当整个组织被灌注了高效的节奏,组织内的个人也会被驱动,然后驱动着别人。这跟强制加班没啥关系。当你身边的人高效率地处理事情,而且极致地追求用户体验,自然也会被感染。那么当产品追求更快更敏捷,研发需要陪着加班。当运营想更细致地看效果,市场,营销,产品,甚至开发都要加班。
好吧,需求是无尽的,为啥不少人不讨厌加班。
满足感:“我”做的事情,开发的东西,产品反馈了效果,“我”知道做的事情有价值。
责任感:大家在期待,要把事情做好。
氛围:大家都很明晰自己的责任,都愿意为结果负责。
回到问题本身,腾讯有着对产品体验的极致追求,驱动着产品经理做得更好。产品经理有着明确的信息周知传统,这传统正向激励着项目相关人员。至于是否加班,这跟内在驱动没关系,顶多是在某种状态下的表现而已。
腾讯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曾经的运气和机遇。
在腾讯发力 IM 的时候,MSN 还不存在,世界上唯一的流行的 IM 是 ICQ。但是腾讯跟 ICQ 的用户体验相比,强得太多太多了,以至于我这个当时的铁杆 ICQ 用户立即跳槽了。如果当年腾讯的定位不是国内而是全世界,那么恐怕 MSN 就永远没有出现的机会了。
而大家应当知道,腾讯当年发力 IM 的时候,还根本没有所谓互联网管制这回事。。。所以腾讯最初并不是靠国内的互联网壁垒而发家的。
此后的事情,只要没犯太大的错误,就没什么差错了。
当然,我个人现在其实不怎么用 QQ,那纯粹是因为这种形式的通讯对我来说没有必要而已,我自然也属于“不用腾讯”的一族。虽然我觉得腾讯的产品并非不可缺少,但是纯粹从设计的角度来讲,腾讯的产品在国内产品中设计得算是不错的。
--
不过为什么腾讯的抄袭行为依然受到很多诟病呢?这在知识产权不完整的国度可能是必然的,在发达国家,象腾讯这种级别的大公司如果去做别人已经有的事情,可能优先会采取收购而不是抄袭。——如果采用收购的办法,那么腾讯可能获得的骂名会少很多很多很多。
但是腾讯偏偏采用了抄袭的办法,其原因我觉得可能是:首先在这个特定的环境,抄袭并不存在太大的法律风险,而且腾讯对自己的用户体验设计能力有足够信心,认为自己可以设计出一款不输于对手的产品。这后面的结果就很多了,我们看到腾讯在某些产品上确实达到了打压甚至超越竞争对手的程度。但是在很多产品上,他仍然只是一个追赶者。——究其原因,也许因为:用户体验并不是产品成败的唯一决定因素。
我晕!哪有这么多条“核心”啊。
核心竞争力是“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这几点是用来反问自己是否是“核心”的最好检验标准)。我的答案是:关系链。
记得当年百度Hi 出师未捷,团队分析下来,腾讯最可怕的就是成熟的关系链,很难迁移,很难!没做过IM的可能没有这么切身感受。这也是微信能如此恐怖速度成长的原因。
核心竞争力,是用来思考公司战略规划的核心概念。企业的战略规划,始于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判断。只有对核心竞争力判断正确,才可能做出正确的目标取舍和资源分配,保持公司的竞争力。我总觉得“核心竞争力”这个概念,是从公司自己角度出发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Michael Porter的《竞争战略》.
依我长期使用QQ和其它腾讯产品,看到的不是他如何模仿,更多的是他一直保持着尝试的心态、用户体验的关注和细节上的微创新。
微创新或许不是腾讯的核心竞争力,但可能是容易被大家都忽视的一个关键的竞争力。
刚细细看完Andy pan的回复,心有感触。个人觉得,深以为然。旁的不说,只员工的敬业与认真就已经是超强竞争力了。
有一天晚上加班,和保安小弟聊天时,无意被告知,每天晚上,公司员工自动加班忙到夜里10点11点的人好几百,这些对自己工作热爱的人,自我推动将业务不断做精做细。
当别人在嘲笑时,在拼命做。当别人在那叽歪时,在拼命做。这样的团队,是值得尊敬且学习的。
另眼观腾讯
腾讯成功的必然性。 《道德经》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腾讯的QQ深得互联网之“道”,QQ于网民可谓“含德深厚”。因此腾讯常常“后其身而身先”,势不可挡。
“3Q大战”,也是必然。 《道德经》曰:“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功成而不处)”。腾讯虽说在互联网领域势不可挡,但已有些背离“玄德”,积怨颇多。正所谓“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腾讯当以此为鉴。
腾讯走开放之路,势在必然。 《道德经》曰:“熟能有余以奉天下?惟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如今腾讯走“开放、融合、分享”之路,真可谓是“审时度势,尊道贵德”的举措。这样的腾讯,必将迎来业界和用户更多的尊敬;其美誉度也将得以提升。
腾讯知名度与美誉度背离的悖论1。从“三大电信巨头2010年营收近9000亿与腾讯2010年营收200亿”数据来看,腾讯为网民节省的通讯费用恐怕不低于300亿(1/30的电信营收),远大于其全年营收。网民何以不领情?一、熟视无睹;二、腾讯营收过于依赖网游和广告业务。
腾讯知名度与美誉度背离的悖论2。腾讯营收过于依赖网游和广告业务,令用户觉得自己所享受的线上生活,完全籍由自我主动消费或者被动接受广告骚扰来获得,用户体验满意度不高;同时,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危害过大。以上情形都影响了腾讯品牌美誉度的建立。
腾讯知名度与美誉度背离的悖论3。 腾讯目前“过于专注满足用户一站式线上生活,却忽视与用户线下生活的融合及互动”;这种品牌战略是导致其美誉度无法提升的根本原因。正如《X光下看腾讯》中所提到的:在体验经济时代,品牌的提升,在于构建一个联想群,制造情感经济。
腾讯知名度与美誉度背离的悖论4。马先生关于QQ论述:“QQ不是‘摇钱树’,而是种植‘摇钱树’的土壤”,道行颇深。但过于专注线上产品开发,犹如在QQ土壤中栽种过多的果苗;忽视线下生活的互动融合,如同忽视对土壤的植被保护。品牌美誉度低恰恰是肥沃土层流失的表现。
腾讯基因说1。“山寨”,这是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字眼;这两个字是对“腾讯基因”的最严重误读。腾讯QQ前身OICQ,确实是源于对ICQ的仿照。但是,我们来看看ICQ的命运:ICQ始创于1996年;1998年被AOL以2.87亿美元收购;2010年AOL仅以1.875亿美元将ICQ卖给DST。
腾讯基因说2。腾讯在DST收购ICQ 的同期,向DST投资约3亿美元,与其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可算是寻根之旅。“ICQ一再被转买,未得到很好发展”的命运,正是由于其离开了其创始人的怀抱;看如今“苹果的独步天下”,不正是得益于其创始人乔布斯的第二次回归么!
腾讯基因说3。腾讯QQ避免了重蹈ICQ的覆辙,因此才有如今的QQ帝国;这正得益于腾讯创始团队的稳定,以及对QQ不离不弃的坚守。 所以,“腾讯基因”岂能以“山寨”来解读?从“腾讯成功的必然性”一节中可以看出:腾讯基因以“尊道贵德”来加以认识,应该更为客观理性。
腾讯基因说4。考察腾讯过往取得的成功和遭受的挫折,都能从是否“尊道贵德”中找到答案。如今腾讯走“开放、融合、分享”之路,正是重拾“尊道贵德”的基因。《道德经》曰:“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因此,腾讯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竞争力:
腾讯最核心的竞争力:
1.培育一个庞大且忠诚的即时通信IM用户群,让我们大家不得不选择使用QQ作为IM的工具;
2.围绕这些用户群,推出相关产品增加用户粘性,使用户活在腾讯产品世界里;
3.过去这么多年的发展,使腾讯对这些用户喜好非常清楚,当然离不开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多年的耕耘;
4.推出的产品都还是非常有品质,且用户体验非常好(注:可能是抄袭为主,但是他们超越了原创者,是他们一大优势之一);
5.腾讯内部的团队执行力非常好,视野非常开阔;
未来的争论:
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方向不会错,谁能坚持到最后盈利模式和付费用户习惯的成熟,就无法定论!但若腾讯的微信产品没做好,可能会成为灭顶之灾,微博不重要!
全量表,增量表,宽表,拉链表链接: 转载其它博客链接: 拉链表详解
为什么80%的码农都做不了架构师?>>> ...
一、hibernate的5种查询方式总结: Hibernate 的检索方式主要有 5 种,分别为导航对象图检索方式、OID 检索方式、HQL 检索方式、QBC 检索方式和 SQL 检索方式 1、对象图导航检索: 2、OID 检索方式: 3、HQL 检索:
1 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综述1.1 背景建模Sobral等基于Opencv搭建的背景减除方法通用框架(Background Substraction Library, BGSLibrary),包含37 种背景建模算法的实现。GitHub源:https://github.com/andrewssobral/bgslibraryhttps://handong1587.githu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摘 要 文章站在理论心理学的立场, 从具身的维度, 探讨了认知与身体的可能关系。文章指出,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文化中,二元论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柏拉图是二元论思想的最早代表, 笛卡尔从认识论上确证了心、物二元世界的存在。传统认知心理学承袭了身心分离的二元论传统,视心智为独立于身体感觉运动系统的抽象符号信息加工。但是具身认知的兴起对二元论提出了挑
一、定时任务定义:定时任务简单地说,就是在指定的时间,按照指定的频率来执行某一个方法。现在的应用程序,早已不是只由增、删、改、查组成的应用程序了,高复杂度,高并发早已是标配,而任务的定时调度与执行也是对程序的基本要求了。例如:运营商会在月末清空未使用完的流量,备忘录提醒、闹钟、基金定投等功能,都是定时器的应用场景。二、实现定时任务的四种方式2.1 第一种方式: 使用java的Timernew Timer("testTimer").schedule(new TimerTask() { @
打开需要仿真的程序,选中并单击鼠标右键,选择【XG-X Simulator】,进入离线仿真界面,在此可进行程序的查看及编写。
plc远程监控.plc远程通讯.PLC远程控制您还在用VPN方案的产品吗,智能时代无需VPN,只需一个智能网关,就可以完成很多有趣的功能。嵌入式版本通讯协议支持: MODBUS-RTU(施耐德全系列PLC、仪表) MODBUS-TCP (施耐德带网口PLC、GE PLC、汇川HIU/H2U系列,和利时HLK/HLM系列,台达DVP系列,松下FP系列,)三菱FX1N/FX2N/FX3N系列编程口三菱...
STM32点亮LED灯有很多种方法。第一种是操作寄存器来点亮LED灯,(以GPIOC的第一个LED为例)操作的方法是首先在中文手册,首先要声明的是,手册里面看到的地址,都是字节,表示第多少多少个字节,然后这个数字对应一个字节位,所以每一个32位的寄存器占四个字节,找到block2(这个是外设区,所有的外设地址都在这个区)的基地址,然后加上第一段偏移地址,就越过APB1总线的内存区,到达...
Spring Cloud Stream是构建消息驱动的微服务应用程序的框架。Spring Cloud Stream基于Spring Boot建立独立的生产级Spring应用程序,并使用Spring Integration提供与消息代理的连接。它提供了来自几家供应商的中间件的意见配置,介绍了持久发布订阅语义,消费者组和分区的概念。您可以将@EnableBinding注释添加到应用程序,以便立即连接...
var myWeather = (function(){ var funShun = "https://api.thinkpage.cn/v3/weather/now.json?location=Fushun&callback=showWeather&" return { el : {}, ...
下面是一幅在网上广为流传、关于程序员工作效率的图片:辛普森爸爸也许会说:这很有趣,因为事实正是如此。我还没有搞清楚保持高效的诀窍,主要是因为我从没有一贯的高效。周思博(Joel Spolsky)曾在他的一篇博客中说过:有时我什么事都干不了。当然,我走进办公室,到处闲逛,十秒钟就检查一次电邮,看网页,甚至干些不用脑子的事,比如支付美国运通的账单。但就是不会回到写代码的流程上来...